纪实小说《鬼手百局你在哪里》开场白
——谨以此文纪念己故象棋大师朱剑秋先生。
象棋鬼手百局,著作作者:朱剑秋(上海)。出版社:人民体育出版社(北京,1999年3月第1版)。作者序:我国棋坛元老、著名象棋大师朱剑秋先生逝世四年后,他的著作《象棋鬼手百局》终于问世了。该书手稿在朱老去世前不久才完工。但着手编写的时候,他因年老体弱而摔倒造成肱骨骨折,这对老年人来讲,是件极为痛苦的事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,朱老忍着病痛,克服生活上一切困难,写了数年的时间,其惊人的毅力和为象棋事业的奋斗精神,实在令人敬佩!
为纪念朱剑秋先生对象棋事业作出的贡献,我想藉此机会向广大读者讲一些朱老的情况。我和朱老相识于50年代中期,共事于60年代初。那时我虽对象棋兴趣甚浓,但只能说是棋坛无名小卒,而朱老已是蜚声海内外的一流高手了。我于1959年获上海市第二届运动会第五名,并于同年获秋季棋赛冠军。为充实上海队实力,我于1961年底调上海棋社,开始和朱老朝夕相处。上海棋社中国象棋组由五人组成,成员是:何顺安、朱剑秋、胡荣华、朱永康、李定威。组长为何顺安,负责训练工作。
朱老年轻时当过教师,满腹经纶,文笔甚好。但为人谦和,涵养极佳。他那句『君子不争一日长短』的格言,至今我还记忆犹新。
但他的棋风和他为人处世的风格相比较,则大相径庭。朱老属于攻击型棋手,无论在布局还是中局,他经常为争取主动而大胆弃子,使对手措手不及,被公认为有自己的独特风格。
朱剑秋先生早年享誉棋坛,他和七省棋王周德裕、著名棋手窦国柱,并称『扬州三剑客』。50年代在上海组建象棋表演队,邀请各地高手云集上海进行公开表演,为推动上海及周边地区象棋运动的发展,他功不可没!
1960年10月上海棋社成立,这一年也是全国首次举行象棋团体赛,朱剑秋先生已是51岁,他和何顺安、胡荣华组成的上海队,夺得了全国首届团体赛的冠军,并且在同年全国个人赛中取得第四名的战绩。这些成绩,充分说明朱剑秋先生深厚的象棋功底和高超的棋艺,也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。在以后的几年里,朱剑秋先生继续作为上海队主力队员转战南北,直到文化革命开始为止。
活动开始复苏。当年,我除了当专职运动员,还根据领导指示,在上海市体育宫开办了上海市少年象棋训练班,人数大约30-50人,以培养象棋事业接班人。
随著广东、黑龙江、辽宁、江苏等省市棋队相继恢复组建,象棋赛事越来越频繁,我感到长期“两手兼顾”实在力不从心。于是和朱老商议,希望助我一臂之力,并请他担任少训班教练,他欣然答应了我的请求。对于训练班如何进行训练,整个训练计划由我和朱老共同制定,由朱老具体实施。朱老上课必有教材,而且先易后难,深入浅出。经过几年训练,使上海青少年象棋水平得以迅速提高。
朱老一生除了自己参赛和提携后进外,还潜心著作。他在50和60年代著有:《中国象棋谱》、《象棋开局概要》、《中炮过河车专集》,这些棋书都是一版再版供不应求,深受广大象棋爱好者青睐。
80年代朱老已是七十多岁高龄,他除继续培养青少年棋手外,还倾所有精力,著书立说。1988年以朱老为主和我合著的《六冠军争雄谱》问世。当他继续准备着手写《象棋鬼手百局》时,不幸肱骨骨折,其困难和痛苦是可以想见的。即使在这种情况下,朱老仍坚韧不拔,克服一切困难,翻阅不计其数的象棋资料,孜孜不倦地为写好这本书而默默工作。
1993年6月,我调深圳工作,此时本书手稿已基本完成,我想这有可能是朱老有生之年写的最后一本书了,但愿他能亲眼看到。谁想1994年5月27日,朱老以86岁高寿无疾而终,静静地离开了我们。
综观朱老的一生,把一切献给了象棋事业。他的精神、他的著作,将永远闪烁着光彩!
上海朱永康于1998年11月
全书内容:本书选自50至90年代各地名手访问赛、邀请赛及全国个人和团体大赛的名局100局,分编成布局、中局和残局三大类,定名为《象棋鬼手百局》。鬼手的内涵,包括妙手、巧手、凶着、冷着等,招术有别,手法各异。
象棋列入竞赛后,首先在开局领域中,要应付众多对手,必须改革创新,出其不意,攻其不备,才能取得好成绩。本书第一类开局构思中,由于选集的弃马局、双炮过河、中炮过河车、巡河炮等新阵和新变较为复杂,难以在布局之初定评,故以全局形式予以讲述,以供进一步探索和研讨。鬼手在中局领域有其广阔的天地,如弃子攻杀、弃子取势、兑子取势等,能显示各派棋手的风格。残局决胜内容也均来自实战,限于数据,只能精选,以备一格而已。
中的对局是在笔者掌握的资料中筛选的,沧海遗珠在所难免。而所举实例,主要根据鬼手的要求,没有照顾到谁胜谁负、谁胜多谁胜少的问题,希望棋界有关同志见谅。
本书的选编,在象棋著作中或尚属首创,主要目的是列出鬼手供读者欣赏,以及探讨鬼手在对局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。